青山环抱间,一场绿色变革正在桂北山区融安县悄然展开。融安垃圾发电项目是广西投资集团首个生物质发电项目,该项目通过吸纳城乡及周边地区产生的大量生活垃圾,转化为电能和热能,给城市输送电和热,为推进“双碳”战略目标、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注入绿色动能。
融安县垃圾发电项目为推进“双碳”战略目标、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注入绿色动能。
6月25日清晨,密闭式垃圾运输车穿梭于融安县乡村道路,前往长安镇大巷村山脚屯地埋式垃圾收集点装载垃圾。这些运输车每日将全县约490吨生活垃圾,运往广投康恒新能源有限公司融安垃圾焚烧发电厂,标志着融安县传统填埋模式转型成果持续巩固,迈入清洁能源利用与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的新阶段。
6月25日,保洁工人在融安县长安镇大巷村山脚屯地埋式垃圾收集点装载垃圾。罗洁芳 摄
在发电厂卸料大厅,运输车将垃圾倾泻至巨型垃圾库进行发酵处理。long8官方产品推荐通过自然沥出渗滤液后,机械爪将发酵垃圾送入焚烧炉。
“我们采用国际先进的炉排焚烧技术,炉膛温度始终保持在850摄氏度以上,确保垃圾充分燃烧。”广投柳电公司副总经理、广投康恒新能源董事长李石德介绍,项目每小时可发电12兆瓦,2024年全年发电量达3000万千瓦时,预计今年发电量将突破6000万千瓦时。
汽轮机房内,高速旋转的发电机组将热能转化为电能,而剩余蒸汽则通过管道输送至周边香杉板材生产企业。
6月25日,在广投康恒新能源有限公司融安垃圾焚烧发电厂,工作人员在巡查汽轮发电机组。卫纲 摄
这一能源循环模式不仅提升了发电效能,更直接惠及下游企业。数据显示,今年前五个月,项目已向12家企业输送蒸汽9379.1吨,助力企业降低用能成本,并推动园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。
“改用稳定清洁的蒸汽后,安全生产和环保效能大幅提升,企业更有信心加大技改投入,走绿色发展之路。”大森林木业副总经理卢松表示,蒸汽供热模式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关键支持。
从垃圾填埋到资源再生,融安县以垃圾发电项目为支点,探索出一条“农转工”的绿色发展路径。在这里,现代化厂房与青山绿水相映成趣,展现着生态保护与工业发展的和谐共生。
“我们正在规划和加快建设新能源产业,整合生物质发电、风电、光伏发电等项目,构建多元化绿色能源体系,预计2027年新能源产业产值突破20亿元。”融安县发改局负责人李燕回介绍说。
融安县的实践证明,以科技创新驱动资源循环利用,既能守护绿水青山,也可筑牢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,当生态文明建设与工业发展同频共振,乡村全面振兴的画卷必将更加绚丽多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