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一块板材承载起“双碳”使命与产业升级的双重引力,鲁丽木业用近四十年的坚守,书写了一段从齐鲁大地走向全球市场的绿色传奇。自1985年从山东寿光的木工作坊起步,现已蝶变为集研发、生产、销售于一体,辐射全球的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。其成长轨迹,正是中国制造业向“绿色化、智能化、国际化”转型的生动缩影。
在环保与发展的平衡木上,鲁丽木业将“绿色基因”深植血脉。作为国家绿色工厂、首批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试点企业,对环保实践掷地有声:寿光产业园配套30万m³及60万m³可饰面定向结构板(OSB)生产线;湖南鲁丽木业以及江西鲁丽木业均配套2条德国迪芬巴赫连续平压生产线张的德国温康纳压贴线,年产各类OSB/FOSB板材160万m³,产线融合清洁生产技术,实现资源高效利用;生产PP精板甲醛量远低于国际无醛级50%,耐磨性 超出国标30%,用硬核数据重新定义“环保板材”的行业阀值。将环保价值融入产品肌理,不仅赢得欧美、日韩、中东、东南亚等国际市场认可,更让“中国造”在全球绿色供应链中占据一席之地。
在制造业升级的赛道上,标准制定权意味行业话语权。鲁丽木业的破局之道,是以创新擘画行业新高度。从首创可饰面定向结构板,到与德国迪芬巴赫公司联合研发专属生产设备,其技术突破始终走在行业前沿。企业深度参与2项国际标准、20项国家标准、14项行业标准起草,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标准闭环,让“中国标准”成为全球木业的重要参照系。这种从“跟随标准”到“制定标准”的跨越,是中国制造业从“规模扩张”向“质量突围”的战略转向。
产业的生命力,源于对资源与市场的精准把控。鲁丽木业将在四川、安徽、海南等地全国范围内建设15个生态产业园区,建设30条80万立方米定向结构板生产线万m³。园区并非简单的生产基地复制,而是基于原材料分布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布局——靠近松木等优质原料产地降低物流成本,贴近消费市场提升响应速度,更通过凯登、GTS、温康纳等全球顶 尖设备的引入,确保30万m³原木加工、200万㎡木地板等产能释放的同时,始终保持品质如一,“因地制宜+智能智造”的模式,实现一块板材从林场到家居的效能革命。
从一棵树到一个家,远不止于一块板材的智造之旅。当它用低于进口产品一半的价格提供国际领先水平的板材,当它将绿色低碳理念注入每一条生产线,鲁丽木业正在用中国标准对话全球市场。在“双碳”目标与产业升级的时代命题下,这样的坚守与突破,或许正是中国制造业穿越周期、行稳致远的关键所在。
免责声明: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;如转载稿和图片涉及版权问题,请作者联系我们删除,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,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
当前,“好房子”成为房地产市场的新赛道。“好房子”不仅仅是简单的居住空间,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。蓝竹耐水板此次针对江浙沪地区推出2.0版花色升级,为广大消费者打造“好房子”提供更加多元的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