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山东省巨野县太平镇,一场木材产业的绿色转型变革正如火如荼地展开。自“十四五”以来,太平镇以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为切入点,加快推进木材产业向低碳、绿色方向转型,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。
走进太平镇的木材加工园区,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。在山东白云木业的加工车间内,木材经过层层加工,从一张张原木片变成出口建材。厂长刘得珍表示:“我们新厂房建成后,今年产值比去年增长了10%。政府不仅帮助我们协调上下游资源,还提供了政策支持,让我们在绿色转型的道路上更有信心。”
巨野县太平镇副镇长张朝霞回忆说:“过去,木材加工以小作坊为主,生产方式粗放,效率低下且污染严重。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锯末随意堆放,对环境造成了很大压力。如今,不少企业在政府引导下引进了环保设备和先进技术,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,有效减少了粉尘和废气排放。”
不远处,投资15亿元的年产60万立方米无醛欧松板全智能连续平压生产线项目正在建设中。该项目采用先进的无醛胶合技术和全智能连续平压技术,生产出的无醛欧松板不仅绿色环保,还具有高强度、高稳定性等特点。项目负责人介绍:“这条生产线不仅能大大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,还能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,助力木材加工产业的智慧转型升级。”
在之元家私的展厅里,总经理张之元指着一款“太空椅”介绍道:“这款沙发在美国、迪拜很受欢迎,一只能卖到3000元。近10个月内,我们已经出口了60多个集装箱的‘太空椅’,近期又接到日本的订单。”如今,之元家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,还积极拓展国际市场,成为当地木材加工产业的标杆。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引导,太平镇通过培育产业链“链主”企业,带动了全镇木业产业“链条化”发展。
太平镇党委书记吕善勇表示:“我们积极探索‘1+9+30’基层党建新模式,为木材产业转型升级注入‘组织动能’。同时,利用‘互联网+木业’开创发展新格局,进一步拉长了木业产业链条,发掘出木材的**价值。”
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,太平镇的木材产业正逐步从传统“制造”迈向“智造”。投资3亿元的年产30万吨蒸汽生物质供热项目已签约落地,该项目将利用木材加工剩余物生产生物质燃料,进一步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。此外,引进的12MW生物质气化热电联产项目,把不可利用的木材打沫后用于制造可燃气体,可提取木醋液和木焦油等化工原料。
如今,当地的木材产业已形成种植、收购、旋皮、压板、科技木密度板、家具销售“一条龙”发展格局。太平镇木材加工企业达300余家,年加工木材能力达到160万立方米,年产值超过30亿元。未来,太平镇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,进一步推动木材产业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方向发展。
免责声明:凡注明稿件来源的内容均为转载稿或由企业用户注册发布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;如转载稿和图片涉及版权问题,请作者联系我们删除,同时对于用户评论等信息,本网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
8月15日,聚升木业公司在三都县周覃镇工业园区举行开业仪式,三都县森工产业再添力量。